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列表 -> 书院论坛 -> 详细

游嘉瑞:立雪传人笔通神

作者: 今日暖闻 | 文章来源:立雪书院 | 阅读数:3674 | 发布人:曾斌 | 发布部门: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17-04-02 21:38
[图文] 更新时间:2017-04-02 21:40  赞美:2  评分:  收藏此页

 3月30日晚上10:00海峡卫视播放了纪录片《游嘉瑞:立雪传人笔通神》,我想下载了让更多宗亲分享,但摸索了一整天,还是毫无办法。无奈之下只好向儿子求援。儿子又费了半天时间才将纪录片下载成MP4传给我。接下来比较好办了,虽然又花掉了3小时才上传至腾讯视频...... ......
视频访问地址:
http://www.fjtv.net/folder6/folder60/folder71/folder196/2017-03-30/1043781.html

(相关视频请在浏览器中复制粘贴该网址)

    游嘉瑞,字山川,原名春木,立雪堂,一九三五年四月生,福建永泰人。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省人大常委、省政府常委。兼任福建省工商联(总商会)第一副会长、党组书记,福建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福建省红十字会副会长。 
    社会兼职:海峡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副主席、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闽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福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严复学术研究会名誉副会长、福建省海外联谊会顾问、福建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书画师、福建省烟草书画学会顾问,福州画院顾问,福建省扶助残疾人促进会顾问,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 
    游嘉瑞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游酢的后裔。游嘉瑞自幼秉承先祖“程门立雪”的家风、家训,虚心好学,克服家境贫寒的条件限制,利用放牛时间,书地而学;利用闲暇时间,上私塾旁听。打下扎实的古文基础和道德基质,为步入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政后,不管顺境或逆境,除尽心为政为民的公务外,痴情翰墨,沉浸诗文,涉猎篆刻、微雕的研究和创作,取得傲世的成就,做出卓越的贡献。十年动乱期间,他尽管下放农村,但在贤妻朱美端的陪伴下,对艺术的追求更加执着、更有独创;对理想的渴望更加远大,更有抱负。圣贤多磨难,游嘉瑞不仅经受住磨难的洗礼,而且以德艺双馨的口碑,荣获一代宗师的美誉。 
    他为人厚道、为官清廉、事业执着、成就斐然。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还是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慈善家、诗人,更是一位弘扬理学的大儒、社会活动家,是一位大智慧的长者。 
    他任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期间,多次向党和国家领导人上言,极力为新时期统战工作献策,首倡“三通”战略,首倡“五缘“文化,助推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助推闽台民间交往破冰之旅的实现。他退休后创办了立雪书院,成为福州重要的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阵地,成为福建省闽台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游嘉瑞提出“为祖国立志、为人民立本”,自己率先垂范,堪称楷模。游嘉瑞退而不休,绝招连连、杰作频频,多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以及省领导的充分肯定。 
    他无论从政从文,其绚丽多彩、慈善慈悲的人生,犹如一本厚厚的书,值得我们去研读品读。 
游嘉瑞早已被省內外学者誉为“政界大儒”。 
    现已八十二岁高龄的游嘉瑞,仍马不停蹄的穿梭于省内外各钟社会活动和讲学、作报告。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振兴,致力于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游嘉瑞三大历史贡献 


11、为新时期统战工作献策,推动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一是“发挥统战社会职能使用”的首倡者。

 
       20多年前,习近平在福建省委副书记任上,分管政协统战工作,曾强调“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福建乡亲”。并语重心长的对主持省委统战部工作的游嘉瑞说:“福建同台湾一衣带水,两岸一家亲。这个‘亲’,传统文化是‘親’,不能少见,要通过民间宗亲、文化、商贸等渠道,经常互动交流,经常见面,不断增进两岸民间的认同,加深两岸民间的感情,共同担当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 
    从此,游嘉瑞牢记习总书记的淳淳教导,以发挥统战社会职能为己任。1994年,游嘉瑞通过深入调研,以创先的胆识和超前的眼光,以敢于立言立论的勇气,撰写了《调查研究,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充分发挥社会统战职能作用》的重要论文。文章在《中国统一战线》刊物发表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巨大反响,各地刊物纷纷转载。1999年全国政协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总书记江泽民发表讲话的标题即为《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此篇论文获得中央调研论文一等奖,被高层次专家誉为“这篇论文观点可以管几十年,或者更长时间。 


二是“五缘文化”理论的首创者。 


       1995年筹建海峡书画研究院并出任院长,交流海内外,沟通情感,增进理解和友谊,他以“翰墨为桥,情牵两岸“寓情墨石间,悠之书法情,为祖国统一大业铺路塔桥。 
       1996年,游嘉瑞再接再厉,又为统战领域撰写了《弘扬“五缘”文化,促进海外联谊》发表在福建媒体。文章首次提出“五缘”及“五缘文化”的观点,即将亲缘、地缘、业缘、物缘、信缘概括为“五缘”,并由此引申出“五缘文化”。在福建掀起了风起云涌的研究浪潮,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五缘文化”成了对台工作的法宝,成了拉近闽台民间感情的催化剂。很快被文化、经济、外交等领域广泛利用。而且还迅速波及到全国,使各地纷纷成立“五缘文化研究会”,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研究高潮。

 
三是海峡两岸实现三通的大功臣。


2005年末,游嘉瑞率领福建省诗人访问团,展开了在台湾的亲缘之旅。他广泛结识台湾各界人士,尤其是游氏宗亲,转达大陆同胞对台湾同胞的问候和友好交往的愿望。 
在台湾期间,还利用宗亲关系,会见了台行政院长”游锡堃,传达了我党一贯的对台政策。台北广平堂是台湾游氏的宗祠。游嘉瑞到广平堂与游氏宗亲共叙乡谊,他获悉,就在前几天,民进党上层人物谢长廷、苏贞昌分别特意造访广平堂。谢长廷的妻子姓游名芳芝,他到广平堂似乎符合情理。而苏贞昌“光临’’游氏宗祠,则显出了民进党上层对此事的高度紧张和关注。 
    当游锡堃夫妇快到时,二百多位游氏宗亲都拥到广平堂大门口等侯。出于礼节,游嘉瑞正要离座时,被广平堂理事长游正成阻止:“你是宗长,辈分比游锡堃高,可以坐着等候。” 游嘉瑞与游锡堃见面后,尽叙宗缘,拉起“家”常。不久,游锡堃走上主席台,拿起话筒说:“我今天很高兴参加广平堂聚会,很高兴见到嘉瑞宗长;广平堂的建设,许多材料是嘉瑞宗长从大陆帮助采购的,表示感谢;台湾的游氏宗亲回大陆寻根谒祖,许多是嘉瑞宗长安排接待的,表示感谢。”在广平堂与游锡堃夫妇共进午餐时,游嘉瑞劝游锡堃诏安县寻根谒祖,他未置可否。从实事做起 促两岸民间交往。 
    回大陆后,游嘉瑞不顾疲惫,立即给中央领导胡锦涛、中央有关部门及福建省委分别写信,汇报台湾之行的情况。在给胡锦涛的信里,游嘉瑞写到:“游锡堃以宗亲名义出席欢迎会,与我会晤,并在大会上说:很高兴见到嘉瑞宗长。台湾宗亲回福建寻根问祖是嘉瑞宗长帮助接待安排的,表示感谢。席间,我对他咬耳朵说:请您方便时候回祖国寻根拜祖。他点点头。我又说:您对祖国大陆有什么话要说,我可以带回去,或通过您弟弟锡贤或广平堂理事长给我传话。他笑了笑。他离开后二个小时,我接到理事长游正成电话:刚才锡堃来电话,下午‘总统府’开会,明天正式宣布三通。第二天没有发布,我打电话问正成,回答是:这议案是锡堃向阿扁提出来的,下午与民进党协商没有通过,还要看一看。”在信中,游嘉瑞还恳切提出了加强两岸关系的具有建设性、创见性的意见和建议,很快得到胡总书记的批示和肯定。 
    游嘉瑞提出的意见,如:对台独分子要多拉少推;以台湾本土支持统一派力量影响台独分子,以统治独;以祖国统一为主线,以经济建设为基线,辅以文化牵线,宗亲拉线,以情动人解线的“五线”工作法,均被中央在两岸政策中充分采纳。 
    福州市艺术创研中心一级编剧张英慧在立雪书院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游嘉瑞:就以游嘉瑞人生经历来看,其思想开放程度令人刮目相看,比如最早提倡两岸三通,签定“金门协议”等,没有创造精神是不可能实现的。

12、依托姓氏源流文化研究,实现闽台民间破冰之旅 


    为了发挥福建与台湾共有“五缘文化”的独特优势,促进海峡两岸姓氏源流研究,增强台湾同胞对大陆的了解以及对一个中国的认同,游嘉瑞牵头创建了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并亲任会长。为海峡两岸民间破冰来往作出了杰出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当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专程到游嘉瑞住宅看望他,盛赞他为实现闽台民间破冰之旅所做出的历史性杰出贡献。原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华国锋为此,还专门在北京接见了游嘉瑞,并题写“观海”书法条幅赠送给游嘉瑞。足见,游嘉瑞是观海、开创闽台民间交往以及“小三通”的先行先试的先驱,是彪炳史册的大功臣。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0700298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