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日(正月初三)立雪书院感悟人生、立志创业座谈会在立雪书院兴趣行。这次座谈会由海峡文博院助理张巧荣、福建一颗糖创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尧灯、福建省净水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贞风英等建议发起召开的。参会的大都是80、90后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参观过立雪书院,刚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一、二年的而对立雪书院深有感悟、立志创业的弘扬传承发展立雪书院的第三楼队。有来自北京、广东、江苏各地的,也有来自海外香港、英国等地的。东南网、中央央视经商网、新华社、中华游氏网等新闻媒体到会。到会同志情绪高昂,精神奋发。游嘉瑞院长开场白后,大家争先恐后请求演讲,会议延长到下午一点,来不及发言的只好留下发言稿。
会后百度、优酷、东南网、央视网、中华游氏网等数十家新网媒体作了报道。
每位演讲中对读懂立雪书院认知立雪传人,都有一点至数处的感悟。概括起来有十:
(一)感悟“方圆图” 读好书做人
北京广电在杰、松溪县财政局振辉、华映光电公司振永说,我们与游嘉瑞先生同村同姓,我们孩提时,心目中就有了游先生,看到了学到了他如何做人做事,那时是缺衣少吃年代,他每次回乡都分糖果给我们吃,年长的人都递一根烟,一听说游先生回乡,仝村小孩都会拥到他怀抱里,给我们讲故事,读书做人。特有亲情、乡情感。今天在立雪书院座谈“方圆图”温故而知新,要方方圆圆,堂堂正正做人。
英国曼撤斯特打地铺游彦麒,除夕从英国传回演讲稿由他母亲宣读:“我童年在立雪书院跟游爷爷挖地瓜、摘桃子是第一感受。到了少年走进立雪书院大门前就会呈现一个'方圆图’,它教导我们要堂堂正正、方方圆圆地做人,这也是跟随着我多年的句子使我成为一个正直的人”香港苏浙公学游彦韬说:“看了方圆图,又看了五龙巨印。"游爷爷篆刻名言:“读书做人,方就是方,圆就是圆,要方方圆圆,堂堂正正做人,人若做不好,肯定官也做不好,艺术家也当不好,什么事都做不好。”这才是巨印的精神所在,从此我既要认真读书,又要认真努力锻炼自己做好人,积极各种班级和学校正当的活动,几年当了班长2013年我参加全校竞选当了学生会主席。福建省净水化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卢凤英说:“我进城关读小学我妈妈对我说,你第一个要参观立雪书院方圆图’感悟人生,人生从此开始。
(二)感悟耕读亭勤奋读书
福建省净水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卢凤英说,感悟耕读亭立雪耕读砚,用心耕耘,确立了我读书选择命运,知识确定未来的决心。当今社会对人生观、世界观认知不同,碰到利益往往以我为中心,看了立雪碑林游先生的“让人非我弱,得志莫逞强”的刻石,指引我们一代人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制中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在特色社会主义国家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游彦韬说:“小的时候,总是把耕读亭当作避雨亭,半点也不知道此亭的背后含义,游爷爷之所以有今天的伟大成就是半读的放牛娃娃出来的。”所以有“耕读亭”来怀念他少年家境贫寒的生活。联想到我的童年的幸福生活,才真正体会到“生在福中不知福”。从此,我以耕读精神为榜样,努力读书,立志做个祖国接班人。
(三)感悟“苦笋颂”艰苦奋斗一生
县政法委办郑锦冰说:“《苦笋颂》,它的年龄跟我一样大,于1988年诞生,游先生常说人生苦旅,人从娘胎来到人间做的第一件事是哭,这决定了人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只有艰苦创业,人类才能进步,社会才会发展,我深受启迪,要艰苦奋斗一生。”游彦韬说:“游爷爷的书法作品多不胜数,当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我相信是内涵选息自己创作的散文“苦笋颂’,我对“苦笋颂’有一种强烈的感悟,能真正领悟先苦后甜,我人生会有一番事业,但一定会经过无数次的磨练:多番的失败和挫折,在顺境逆境中从少年走向青年,从青年迈向中年,才能悟理有道。游爷爷创建立雪书院全是靠艰苦创业的精神,因此我们子孙后代,应该以苦笋精神,把立雪书院发展得更大、更高、更远。福建一颗糖公司总经理王尧灯说:“立雪书院的立街精神和苦笋精神,深深激发立志创业。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广东一家核电站工作,又受聘于厦门一家设计院,后又回永泰家乡创业,应该唯有创业之苦,始知兴业之甘的精神。”我要以游老先生'苦笋颂’这种创业精神,像耕读亭耕读砚一样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崇德艺术馆馆长何友春《苦笋精神永放光芒》一文中说:“做官德先,教诲后人,其《苦笋颂》正是他做人做事的鲜明写照。”让我回想起去年嘉年华展览会,布展时小罗把游先生的一栅案头摩崖石刻作品碰倒摔在地下,最重的一块大件刻苦微雕作品摔伤断裂不堪,此时小罗姑娘两眼挂泪脸苍白,大家也发呆,可游先生心平气和地安慰说:“这说它有是天价即天价,说它无价也无价,摔了也就算了,不要往心里去,思想也不要负担,下次小心就是了。”同时他还讲了类似的故事给大家听。这件事,小罗从内心感激不尽,放下思想,面对社会走好今后的人生路,让在场的人崇敬不已,学到了高风亮节的做人榜样。东方一郎总经理傅树华也对孩子游玮说:“要把游爷爷的苦笋颂背下来,你读懂苦笋颂时,让爷爷写幅书法作为传家宝。"
(四)感悟“三余读书”珍惜时间读好书
许多同志说,立雪书院二层展厅游嘉瑞书法作品“三余读书”四字,一是古代穷人白天耕耘,余下读书;二是雨之余利用下雨天不能下地来读书;三是夜之余,白天劳动晚上读书。这“三余读书”的精神,激励我们要多利用业余的时间“挤”时间来读书,以“苦读书”精神鼓励自己,不浪费一分一秒时间读好书,做好工作。王秋平说,我在颗糖创业公司工作,我才高中文化程度,我还要学成年大学,要以耕读精神读好书。(尧灯说,学大学还不够,还要学立雪书院),我住在马洋与立雪书院面对面,天天可以向立雪书院学习。
(五)感悟状元精神确立读书奋斗目标
英国曼撤斯特大学游彦麒说:“游爷爷创建的立雪书院,虽然没有现代的高科技,也没有摩登的设计,但是它带着简朴的美,默默发出游爷爷的耕苦和情思。立雪书院延续了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成为福州和永泰的重点风景区青少年德育苦地。每一年,我从香港、英国回福州也会去立雪体验和感受,总有一些地方令我特别难忘。记得感受是游爷爷和我一起在立雪书院挖地瓜和摘桃子,知道地瓜种在地里,桃子结在树上。到了青少年我参观立雪书院状元宫,里面展示了永泰县宋代连中三状元,他们每个都有背后的故事,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状元是我们每个学生奋斗的目标,也是将来步入社会的奋斗目标,每位都要刻苦耐劳,上进才可以出类拔萃,行行出状元。"
(六)感悟游山川 学会做人做事
游嘉瑞字山川,从大山走出大海海宽天空,国家主席华国锋为他题写了“观海”。他像大海一样宽容。海峡文博院助理张巧榕说,游先生激起我心中沸腾的是去年在企业节术收藏协会成立晚宴上,我久慕冲动到主桌敬他酒说,“我也是永泰人,小学参观立雪书院就认知您。"后来他也过来向我敬酒,全桌都是有身份的企业家、收藏家目光都投向小字辈的我,全桌又向我敬酒,怎么不使我激励,“游先生真是不苟一格提携后学。我们水泰山区人走出来没有“人样”素质,不如人,我们要以游先生高大形象为楷模成立立雪书院青年联谊会,以立雪精神、苦笋精神去发展永泰、建设家乡,提携小字辈小学老师张花香在《认识您,是一种幸福》一文中写到:“初次见到您时,已是芳草青青的时节,.....那个春日,真是一次视觉和精神的双高盛宴,我收集了别样的惊喜和感动,听到了声音,这样的游嘉瑞先生,游伯伯精神矍铄,平易近人,气质高雅。
在感动的同时,不禁为立雪书院创建者游嘉瑞先生的伟大人格而钦佩不已。福建省净水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卢凤英同志说:“我父母为了让我读好书,父亲先到城关打工母亲也进城当环卫工人,我多次参观立雪书院。可是没有与游老面对面的接触,去年游先生参加省净水行业协会。”说也巧,给我发了常务副会长的聘书,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暖我心中,我进一步认知了游先生。联想到连城县政协主席罗士卿在《德馨才高书自雅》一文中写到:“一次,时任县委组织部长游嘉瑞下乡东华村,随行罗胜德是我同村,我父亲恰好在那里做木工,便向他提出把在辽宁工作的我调回连城,游部长听说我是北大毕业搞新闻工作,就满口答应,可以通过组织来商调,我终于回家乡工作。县政法委郑锦冰说,游先生在孝周葱饼店买十元钱的饼,我认出他,拒不收他的钱。第二天他送钱到店里并留下信,留下电话,从此认知了游先生,后来立雪书院的活动,都经常参加。活动多是高层次的,我只能做义工之类的事,清场时只剩下三两个,我去倒垃圾,被游先生发现了,多次场合,他表扬我,使我感到他觉察这么细,一件小事采访不断。使我越走越近了,我结婚时大胆请他做证婚人,他答应了我到书院送请柬,刚好他和阿姨用早餐,简单的白粥就着榨菜花生米吃。而且住宿条件简直可以说是“挤”在一个小小书库里,除了生活必须品,其他能省都省。听到人家说,他65岁建书院既当设计员又当施工员,与工人一起睡工棚,饿了去后山搞地瓜叶充饥,是一个很好的见证我进一步认知了游先生。他人生苦旅,是艰苦奋斗一生,我深思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充其量不过是拥有一个十分有限的时间......留下可观的事事物物来印证自己曾经拥有过的时间。我们步入社会看到了一个充满了诱惑的世界、金钱、利益网笼了很多人。也看到了文化人。正如福建科技学校校长鲍才盛先生的《游嘉瑞文化研究的标志》一文,我们把立雪传人游嘉瑞的一切现象,称之谓游嘉瑞文化现象,《立雪传人游嘉瑞x的出版发行,是游嘉瑞文化研究成果的标志,今天座谈会实际上也是游嘉瑞文化的深入研究的座谈会。
(七)感悟持“善”文化从事社会公益事业
福建瑞善餐饮公司总经理游水海说,立雪传人游嘉瑞是我偶像,他的书写的大“善"从1992年在香港义卖书法发起成立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开始,他参加林则徐基金会福建慈善总会、省关工委基金会、福妇儿发展基金会等多次多项慈善活动,义卖“善"字书法也成为了他的书法“专利”,所以我以他的“瑞”和书写的“善”注册了“瑞善"公司,现大学餐饮和单位的食堂联销店已发展到了一十多家。我们要严格加强管理打出一个品牌来。福建科技学校校长鲍才盛在《常怀“善”字保平安》一文写道,“游嘉瑞先生书写“善”字,有独特内涵,我胸佩“善”字书法胸章,用以律己,用以镇心,用以辟邪。有次乘公交车,小向我伸手,似有感觉,我正静心于胸前“善”字,翻开夹克衫,已被割开十多公分,钱包幸在,躲过一劫。”“善”哉胸章。福州市第一医院王凝说,由于游爷爷经常参加我爸爸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我认识他的高大印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基本是全身心投入立雪书院和社会慈善事业,不仅我爸爸很感动,也使我感动,要学习那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立志创业,有了成就,更好传承发展立雪书院。
(八)感悟游嘉瑞书法魅力从事文化事业
福州市三坊七巷待鹤轩鲍瑞云说,我心目中的游嘉瑞仰慕已久,今天才是面对面他的诗文、书法、篆刻、微刻、选诣之深,行草章法之美,早已深深印在我心中。我有幸得到一本《游嘉瑞书信墨迹选》字字千金,尺尺言志,特别手札称--大鉴、书鉴、钩鉴、台鉴......要我学习研究几天。有一次,我在农林大学,看到游先生写的“瑞善”特别兴奋,“瑞善”取名特别有内涵,也为我自己取斋名,以至代为取人名都有很大启发,今天又看了立雪书院游山川艺术馆的馆堂斋名更感意义深远。如“笋香斋”、“东巫草堂”、“士砚斋”、“状元宫”、“雪梅屋”、“竹林馆”都可传之久远。我今天带来一副对联请游嘉瑞老师点评。游嘉瑞、卢克锋师生点评后,卢克锋说:“书法一定要先传统后创新。”游老师这样指导,我也是这样做的,我坚持临贴、楷书写五年,我认识游老师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次他的书法展上,一是名的感动,那么多人参观。好车排到于山顶:二是利的感动,他在香港义卖作品所得二百万元捐赠希望工程,从此跟随游老师学书法。五年进省协,后来全国书协楷书,正书展我频频得奖,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东南网建闽说:"我今天太高兴,抽奖抽到特等奖,游嘉瑞先生书法作品《更上一层楼》,真是一字难求,梦想成真。(东南网走进,立雪书院守望传统文化就感悟了书院文化的感染力改变人的精神和灵魂的散文《感悟苦笋精神》。)”漳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游婉玲在《读立雪传人游嘉瑞随笔》一文的谈到“在生活中游嘉瑞艰苦朴素和蔼可亲。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我在省委党校学习时有个周末,曾到福州其家中。先生要放 VCD片给我看,可家中唯有一台破旧的16寸电视机,老是不听使唤,要拍打几下电视才出现画面。而他在香港义卖作品,所得200万元,全部捐赠希望工程基金会,游先生的高尚品格令我竖然起敬。
(九)感悟立雪书院为立雪书院发展鼓与呼
立雪书院运行管理总监于泓说,我长期从事艺术创作策划和传播工作。由于我和他的女儿游晓闽是同学,所以有机会认识了游先生,我过去所做的活动他都很支持,他的人格魅力,他创办的立雪书院深深吸引了我,我要大力推广运行立雪书院,为立雪书院的传承发展鼓与呼,我在立雪网站建立游嘉瑞与立雪书院的电脑档案资料库,从百度、优酷中数万条新闻和几十片视频专题片集中起来,同时我要把立雪书院分馆分类录制专题片收藏。联想到永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承榕在《值得拜读,值得珍藏--读从立雪传人游嘉瑞的初浅体会》一文中躺倒“游嘉瑞的成长过程,他的成功值得研究,值得总结,值得宣传,值得学习。这当是传记带给我们最大思考和最大意义。”张挺新说,我念小学时,学校组织参观县博物馆、立雪书院,感觉县博物馆没有博物,立雪书院是真正博物馆,博物真多。立雪书院,游山川艺术馆不仅是博物馆、旅游胜地,还是德育基地,立雪书院不仅是永泰的风水宝地,也是一个标志物,一个亮点。我在武汉念大学想念家乡时,脑海出现的第一是出生地故居,第二是立雪书院。我想远离家乡去闯世界的,在国外,北京人会想念长城,福州人会想念镇海楼,永泰人会想念立雪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