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书院动态
|
书院纵观
|
书画展示
|
文房珍宝
|
案头摩崖石刻
|
万卷古籍
|
立雪碑林
|
一方巨砚
|
士砚斋
|
传世珍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列表
->
书院动态
->
书院新闻
-> 详细
新加坡籍华人张祖群夫妇携儿女回永泰清凉芹洋村认祖,走访巫山境游嘉瑞故里
作者:曾斌 | 文章来源:
立雪书院
| 阅读数:391 | 发布人:
曾斌
| 发布部门: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24-12-14 20:30
[图文] 更新时间:2024-12-17 19:09 赞美:0 评分:
收藏此页
2024年12月3日,新加坡华人张祖群夫妇携儿女张捷颖、何启超一行回永秦清凉芹洋村认祖,走访巫山境游嘉瑞故里。
他们说,我们不管走得多远,我们的根都在中国,作为华侨华裔,也时刻关心着家乡的发展,这次回乡认祖,看到游嘉瑞先生亲力亲为将家乡巫山境建设成红色文化理学村,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成为巫山境一代代走出乡村,走向世界的人们的精神寄托,深受感动。
上午,张祖群一行到达巫山境,有“山登绝顶好为峰”的感觉。在知归路石碑前,听游嘉瑞讲述巫山境里人立雪出仕,走出门闯世界,知根巫山境,寻根问祖知归路的故事,倍感亲切,代代不忘知归。在知归路石碑前,一行人兴致勃勃地合影留念。
知归路一路向下,路两边是挺拔的毛竹,清风弄影,竹叶婆娑。
入巫山境水尾出口处有座“亭桥”,亭桥边是森森古树,古树青藤,老树遒枝,很安逸。亭桥前是天平池,有联云“五峰拱瑞清凉地,半月沉江极乐天”,说的是巫山境五峰环抱天平池的妙景。半月沉江的出水口,飞流直下,多雨季节,可听见流水潺潺,此时落雨声、打叶声、流水生掺杂在一起,偶尔还有鸡鸣狗吠鸟语,俨然一幅世外桃源的样子。亭桥一端匾额为“护树亭”,亭两侧刻有对联“护树是光荣,毁树最可耻”,另一端匾额为“护路亭”,对联为“河流顺一帆风顺,道路通万事亨通”。张祖群先生感叹,
犹如梦入桃源又一村之妙境。
走过山川堂碑刻,是游嘉瑞故居围墙处的石刻“立雪传人”四个大字,道出了立雪程门,道南正脉,道学南移的故事。1093年冬天年过四十已登进士第的游酢,携杨时前来拜理学大家程颐、程颢为师。《辞海》中记载:“宋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坐,二子侍立不去,既觉,谓二子曰:贤辈犹在此乎,命之退,出门,门外雪深三尺矣。”程颐以“吾学南移”相送。程门立雪也成为千年来中华民族儿女尊师重道的第一典范。立雪程门,道学南移,四传至朱熹遂集“诸儒之大成”而就程朱理学。朱熹有联曰:道南首豸山学共龟山同立雪,理窟从洛水本归濂水引导源。游嘉瑞是宋游酢二十八代裔,也游学文化研究省级非遗“程门立雪故事”第一传承人。
到了游嘉瑞故居广平堂,游嘉瑞故居中央悬挂“广平堂”匾额,道出了游氏肇始于姬姓,春秋时期郑国穆公的后裔,游吉为郑国名相,与孔子并驾齐驱。堂号为“广平堂”,对联为“广衍孙枝一脉相承攻道学,平修圣德九州同仰振儒风”。大柱对联“笃程门志事立雪堂传立雪人,契理学情怀巫山境出巫山士”。那对联讲述立雪堂传立雪人、巫山境出巫山士的故事,张祖群一行连连称赞,更感清凉巫山境好山好水好人好地方。
在参天大树油杉群前,看到乡村古树受到国家挂牌保护,听上个世纪90年代游奇倡议县政府立森林保护碑,树立护树是光荣,毁林最可耻的全民护树保生态之高尚意识的故事。回看,三十年来,古树依然森森,感受游人抱抱大树,期盼树长久人长寿的美好心情,感叹立碑护树的远见卓识。
走到山川碑林石碑前不仅为游嘉瑞山川政界大儒笔通神所振撼,更感从底层庶民到中央领导对游夫子德艺双馨的赞许。这里立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碑刻近十八面,其中有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赐题“观海”,游嘉瑞撰刻对联“巫山胜景乃世居,八闽之最或吾乡”。还有党和国家领导人陈丕显、陆定一、钱昌照、周谷城、杨成武、萧克、廖汉生、方毅、叶选平、卢嘉锡、王兆国、程思远、李正亭给游嘉瑞的题词,道出了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或交谈书艺、或题词、或交往的背后故事,这也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重视传承传统文化、盛世兴文、多文为富的历史写照。
进入十平方许的山川堂,十四位共和国开国功勋后刻印信和闽籍开国八十三位将军印章进入眼帘,大开眼界。石刻“三杰殿”,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开国元勋,闽籍开国将军的印章,道出了开国元勋、将军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新儒学代表杜钢建教授的《游氏三杰》:“春秋时期游吉、宋游酢、当今游嘉瑞在中华儒家文化发展历史贡献突出,承上启下,推波助澜,功不可没”。看了
福建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论游嘉瑞五种精神》,更感忠心为党为国清正为民的好官仍为主流。 正楷石刻《巫夫游奇答疑解惑百问》就像一部人生指南,从中可以找到游奇的答案。
出了山川堂踏下九步石阶,山川碑林背后刻着古镏篆文大《寿》字经明清共和国三代题跋,
群贤毕至,争先恐后在石刻“摸一摸,长一岁”,祈求摸一摸,长一岁。
游嘉瑞题此字为寿字,八十八岁为米寿,九十八为杂寿,一百零八为茶寿,一百一十八为栢寿,天长久人长寿。
漫步在巨碑《我们一起向末再出发》告别了游嘉瑞故里。次日乘机载着满满的中华优秀传统回新,但期后裔子子世代相传。
数据正在努力加载中,请稍候片刻...
【赞美一下】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上一篇:
东方红,太阳升,世界出了个毛泽东
>>
下一篇:
八闽之一游嘉瑞 莅临禧尚民天话文化
网站备案号:
闽ICP备0700298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