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嘉瑞:博采众长 万千气象
文/阿保

游嘉瑞,字山川,号立雪堂,1935年出生于福建永泰,历任省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峡书画研究院院长、立雪书院院长、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福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省老年书画艺术协会常务副会长、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书画师。悟理“云无定蒸蒸千万,书无定法法自在”,书法行草见长,篆刻古拙朴茂,微雕独创寿山石“案头摩崖石刻”、诗文立意高远,有“苦笋颂”等问世。
在普通人眼里,石头是最没有生命力的东西,然而,在一块只有几厘米和长短的澄明圆润的寿山石上,读到数百字空灵精妙的篆刻诗文,欣赏那一撇一捺无不尽显功力的石上书法,你会突然感觉这小小的石头充满了灵性。方寸之间,融诗文、书法、篆刻、微雕于一炉,这就是游嘉瑞——“案头摩崖石刻第一人”。
原福建省委副书记、宣传部长何少川评价说:摩崖石刻顾名思义大都镌刻于深山幽涧之中危崖峭壁之上,本属一种兴大自然交融的艺术。巨椽走笔,其雄伟气势,超凡脱俗,往往能给人宏巨之感。游嘉瑞以微显大,移峰峦于案头,纳伟岸于寸石,这不能不说是匠心独运。

艺术贵在创新。把摩崖石刻置案头,这本身就是一种很有个性的创造。有独特之处的艺术,总是令人悦目赏心,爱不释手。在此之前,游嘉瑞出版过“诗书印选”,纵观他的作品,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诗文、书法、篆刻都有较高的造诣。因此,游嘉瑞的“案头摩崖石刻”更是别具一格。他难能可贵地善于突破以往微雕篆刻表现程式雷同化的窘境,不主故常,时出新致,融诗文、书法、篆刻艺术于一炉,又巧借寿山灵石之华采,使两者达到在艺术上美的和谐统一。这些作品不仅再现了大自然朴朔迷离的万千气象,而且展示了微雕世界澄澈幽隐,空灵匀谐的广阔天地,即有观赏性又有艺术价值。
游嘉瑞的故里永泰巫山,青山绿水,松篁满眼,藤萝竞秀。长期在大自然中领悟出诗有诗道、书有书道、石有石禅、道法自然,并注入书艺的创作活动,加上他所具有的浓厚文学素养的优势,书卷之气溢于行间,从而形成超轶萧散、情趣交融的书风。悟出“云无定蒸蒸千万,书无定法法自在”的道理,这算是深得书法和其他艺术之要旨。艺术的风格,固然是成熟的标志,是个性特征的形成,但它和凝固、单一、刻板不相干,而是摇曳多姿、富有变化,绝不拘于一格,定于一法,固于一式。艺术上的统一与多样是辩证的关系。只能对客观描摹的现象作深刻入微的把握,才能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游嘉瑞首先对汉字书法的意象性、哲理性及多样性等特定因素和品格进行深沉的思考,并融进自己的情感,达到一种自然诚实的自我人格的流露,以笔有“快马入阵”的气魄、磅礴的气势、飘逸的轻灵,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游嘉瑞的书法,大多书写自撰的诗文,诗书笔墨交融。他书写自撰楷书《石竹叙》运笔结构渗入魏晋六朝及隋唐的写经体,笔划沉雄朴厚,线条坚劲峻峭。这与叙文中石竹“超然亮节,刚劲挺拔,庄而慈祥,老而弥秀,心虚品纯,志行高洁,风霜啸傲,不屈不挠”之风格的深刻感受流露于笔端,达到文风与书风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书艺功力及风貌一气呵成。草书《苦笋颂》四条屏,笔势纵逸跌宕,飞扬洒脱,驰骋奔放之中。又显现行书的雄健挺秀笔势多变,不拘绳法,气度自然,章度适度。还有行草《梅花说》、《榕树赞》行笔畅达奔放,形神兼备,跌宕起伏,着墨浓淡,枯润并用,意境深邃,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寓妙理于豪放之外,让人咀嚼无穷。此非饱经沧桑之士所能言,非志趣高雅者难撰书,1999年,他被评为“99中国百杰书法家”。作品被镌刻于泰山等大山名胜古迹。作品被北京毛泽东纪念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外交部等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所收藏。
香港一家报纸评价:“游嘉瑞书法家的名声,大大超过统战部长的名气”。多年来,游嘉瑞先生在美国、英国、香港、福州等地举办过个人书法、篆刻展。1995年,他在香港举办了书法篆刻展,卖了70幅作品,筹款200万元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1997年香港回归,他热血奔涌,洗雪百年耻、喜从笔端来,三个月的日日夜夜书大“法”,书写了约2.5万字的百米书法长卷《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成为少见的政治文献书法巨制。2003年12月6日,他应外交部部长李肇星的邀请参加外交部书画笔会,创作书法作品为外交部收藏并轮流到驻外使领馆、团、处、驻港、澳公署挂展,荣誉证书称:“通过书法作品,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示给各国友人。”2006年首届奥运中国茶香世界高峰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游嘉瑞题刻《海峡三通壶》夺得“茶王奖”。同年春,省儿童基金会赴港澳举办《福建省书画名家作品展》,游嘉瑞的八米行草长卷《苦笋颂》被一位知名人士购得,所得40万元捐赠儿童基金会。

大樟溪畔,永泰县城的龙峰山下,坐落着“立雪书院”,依山顺道拾级而上,便可看到游山川艺术馆。这里是游嘉瑞精心营造的艺术殿堂。游山川艺术馆内设综合厅、笋香斋、千石印室、百砚斋、尺一楼、东巫草堂、立雪堂、永阳馆、状元宫、青瓷馆,另外还有立雪原碑林。那一方五龙人瑞的巨砚,那一部千古绝唱《榴花梦》的孤本,那几百幅国内闻名书画家的书画,那数以千计的寿山石微雕《案头摩崖石刻》,那万卷散着幽幽书香的古籍线装书,那龙飞风舞的令人想象飞翔的碑林,那读书做人的方圆图,那令人倾倒的耕读亭……所有的这一切艺术瑰宝无不令人为之陶醉,为之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