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同根闽台一家——我会组团赴台参加第二届海峡百姓论坛暨环岛文化之旅

第二届海峡百姓论坛开幕式主席台
由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福建省中华文化学院、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财团法人海棠文教基金会、高雄百姓交流协会主办,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承办的第二届海峡百姓论坛,于5月1日在台中市举行。我会组织福安、南安、罗源、连江、长乐,闽侯、福州、永泰、莆田、大田等地陈氏宗亲178名组团赴台参加此次论坛和“台湾环岛8日文化之旅”。
来自海峡两岸的800多名专家、学者、宗彦贤达,以及来自美国、菲律宾等地的代表出席了这次论坛。我会副会长陈长城、祠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同章、常务理事陈承藩领队,带领我会36名宗亲与总会同于29日经厦金入台,与台湾新住民协会秘书长(原福清联谊会副会长)陈钦纬等共39人出席了论坛。

陈长城副会长团出席第二届海峡百姓论坛,与部分陈氏宗亲在会场留影纪念。
此次论坛共收到海峡两岸和美国等地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150多篇。经组委会精选,编印了《第二届海峡百姓论坛论文选》,其小收入台湾专家学者论文16篇,是历次闽台姓氏文化研讨活动中岛内提供论文最多的一次。我会会长陈及霖撰写的《对福建陈氏源流研究的几点体会》论文入选该论文选集。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庄奕贤、省小华文化学学院副院长陈飞、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会长游嘉瑞等人先后在论坛上讲话。此次论坛展不了近年来两岸姓氏文化研究的成果,加深了两岸的学术交流和联谊活动。

论坛开幕式上欢歌曼舞
我会自行组织的4个团队共142人在我会副会长陈声隆、陈元春带领下,分别于4月19日、22日从福厦两地入台,进行为期8天的环岛文化之旅。行程从台北往台湾西部南下,途经桃园、台小,台南、高雄,再到最南部的垦丁,然后环台湾东岸北上经台东、花莲、宜兰、基隆,返回台北。
当大家一踏上台湾的土地,真正让人品味到一种又亲切却又那么陌生的感觉。海峡两岸相隔咫尺,只要20分钟时间飞机就到达彼岸,但因历史原因我们离别已达半个多世纪。在台湾,大家参观了宽广的自由广场、中山纪念堂、原世界最高的101大厦、美丽的慈湖、神奇的日月潭、壮观的高雄港、繁华的高雄夜市,以及体现台湾最南部热带风光的垦丁、维俏维妙的野柳地质公园、庄严肃穆的中台禅寺、神密的太鲁阁大峡谷……特别是参观台北陈氏大宗祠德星堂、台中陈三纲堂时,让宗亲们深刻体会到同根同源的亲切感和亲和力,因其神龛里供奉的也是我们的列祖列宗:我们的血缘圣祖重华舜帝、颖川大始祖实公及开漳始祖元光公、邕公等等,还有数以万计开发台湾的先人。历经数百年的繁衍,陈氏族人在台已聚成200多万巨族。他们的祖宗来自大陆、来自福建。到这一代,他们虽然生于斯、长于斯,但他们的根在大陆、在福建。这是所有台湾宗亲所认同的。大陆的兄弟来了,大陆的亲人来了!这是台湾宗亲发自内心的呼唤。对大陆游客来说,特别是陈氏宗亲这时会说,兄弟,我们来看你们了!我们走亲访友来了。此时,每位参与者便油然而唯一种血溶于水的宗情、亲情。在参观恳谈中,宗亲们还互赠礼品,我们还把我会编印的《闽台陈氏文化·祠堂卷》和“友谊长存”锦旗送给对方祠堂。虽有道不尽的宗谊,但因行程安排较紧,不得不依依告别。当大家上车后,德星堂负责人冒雨上车拿起话筒送别,再送一程,期盼再叙宗谊。
美丽的宝岛处处青山绿水,除观赏美丽的风景、品尝丰富的小吃、采购奇珍异宝,最让人称誉的是台湾民众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素质,值得大家借鉴与学习。

省陈氏委员会2010年组团赴台出席第二届海峡百姓论坛
和参加环岛文化之旅的部分宗亲合影。
我会组织的5个团队顺利完成赴台任务,分别于4月26日、29日和5月6日平安离台回闽。直到大家走下飞机,在台湾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在脑海内回荡。此次活动让大家深深感受到了“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的浓浓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