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列表 -> 书院动态 -> 书院新闻 -> 详细

福建姓氏源流研究会游氏委员会成立

作者:未知 | 文章来源:立雪书院 | 阅读数:2414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部门:院长室 | 发布时间:2010-10-03 00:00
 赞美:0  评分:  收藏此页

福建姓氏源流研究会游氏委员会成立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游氏委员会,于20061223日在福州永泰立雪书院成立,来自全省各地的游氏代表近100 人出席了大会,并选举产生了以游德馨(福建省政协原主席)为名誉会长、游嘉瑞(省姓源流研究会会长)为会长的理事会。台湾台北广平堂 ( ) 、台湾桃源县宗亲会,美国孔孟学会会长、孙中山基金会总会副主席游芳悯等单位社团组织,给大会发来贺电贺词,表示祝贺! 重庆和浙江平阳游氏宗亲派代表到会祝贺。

  据介绍,游氏委员会是在福建省游酢研究会基础上成立的,十多年来海峡两岸游酢文化研究和游氏源流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台湾有游酢后裔 12 万多人,台湾各界许多重要人物是游酢后裔,几年来两岸交流频繁,台湾游氏乡亲来福建观光旅游寻根数以万计,增强了两岸传统文化认同感。游氏委员会成立后,将进一步增进闽台游氏来往,为游氏台胞来闽寻根拜祖提供方便,加强闽台游氏源流和游酢文化的研究,续修闽台游氏族谱,增强闽台游氏对传统文化的个人同感和自豪感,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游姓起源

  游姓起源于汝南,祖宗子游。游源于姬姓,是以先人的字命名的姓氏。游氏起源于春秋时代的郑国,是郑穆公之子公子偃的后裔。由于公子偃的字为子游,故子孙后代 “以王父字为氏” 而姓游。关于游氏姓源,《元和姓纂》说:《左传》,郑穆公子偃字子游,之后以王父字为氏。在其它史籍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郑国的领地即今河南中部黄河以南地区,国都为新郑。由此可见,游氏祖籍在今河南省,源自郑国公族的游氏,表现不凡者当首推郑卿游吉。《左传》说,游吉即太叔,美秀而文,熟于典故,继子产为政,不防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指子产),不及此。与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游吉之外,同一时期的游楚和游腾,也是名登史籍的人物。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程门立雪的典故,这个无人不知的典故与游氏有着密切的关系。《朱子》语录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游、杨二子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元朝的谢应芳《杨龟山祠》曰:卓彼文靖公,早立程门雪,载道归东南,统绪赖不绝。原来程门立雪这一典故就是出自宋代的两位大学者游酢和杨时,其中游酢是福建建阳人,随着这个典故被争相传诵,福建游氏家族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游酢的坚强意志,终于使他成为程颐兄弟的得意弟子。神宗元丰年间,他进士及第,于出任大学博士后,历任汉阳军及和、舒、濠三州,仕途得意。不过,游酢的主要成就,还在学术方面,被后世学者尊称为廌山先生,他所著的《易说》、《中庸义》、《论语孟子杂解》等书,尤受学者的推崇。

  从唐末五代开始,游姓在我国南方福建地区就已兴盛起来。由此可见,福建的游姓是由河南而江西、再浙江,然后再逐步播迁到南方的。

  游姓名人除了前已提到的游吉、游楚、游腾、游酢外,还有十六国前赵的车骑大将军游子远,北魏的雍州刺史游雅,隋代的治书侍御史游元,宋代的丞相游似等。                          

                               录自《中华姓氏起源》

游氏人物

游德馨(原福建省政协主席):百度

游嘉瑞(原福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百度百科"游嘉瑞"

游鸿明(华人男歌手)http://blog.sina.com.cn/m/youhongming

游本昌("济公")百度百科"游本昌"

游锡堃(民进党党主席): 游锡堃背后偷做中国人

游明瑞(意大利福建商会会长):感动意大利的福建人!

(待续)

 

立雪书院:WELCOEM TO WWW.LXSHY.NET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0700298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