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榕是我永泰清凉的小老乡,上世纪80年代他在岭路任党委书记时认识的,到现在已有40多年了。他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靠自己的孜劬拼博,一步一个脚的地从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员奋斗到一个正县级的干部,可想而知,他要付出多少的艰辛追求。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有事业心、有责任感,敢想敢闯敢干敢担,从不违心附和,也不趋炎附势,干一行专一行,做一事成一事,不干则已,一干就有大手笔的地方干部。尤为深刻的印象:他不但是个能干事的干部,还是一个很有文化素养的干部,他对永泰地文化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他编纂的《回首途程教益多》一书中我们依稀看到了他那种:“用顽强的意志抵抗疾病,用乐观的精神对待生活,用洋溢的才华抒发激情,用拼博的毅力争创业绩,用真挚的热情联络情谊”的情怀,难以忘怀。大家用热烈的掌声祝贺《回首途程教益多》面世!
我永泰山好水好人也好,人杰地灵,人才文人多。张承榕是政府人也是文化人。筹建立雪书院时,我位省书协副主席,他各推荐省书协、省美协六位会员,后来又个别介绍了几个,解决了永泰县没有省书法家会员的历史。他退休后又继续练书法,到了去年,他也72岁了,我介绍他加入省书协会员,他在治病中又把他的人生写成传记式的《回首途程教益多》,难能可贵。我想给后代不能留钱财,而是留下精神财富,把自己的一生总结一下,启迪当今,教育后代。在座都是一官半职有识之士,都可以把自己人生感悟写出来留给后代,也可以说是家史传承的一部分。现在是网络时代,与时俱进,互联网传承,我米寿之年确实还在玩微博、抖音和微信,但纸质资料不可少,整理编辑成书本传给子孙,总结过去、启迪当今、教育后代。要有家国情怀,我主张要修家规家风,续编族谱。中国华人华侨华裔遍布世界,有地球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华人能带出去族谱,后代就会知道自己的姓氏源流传承谱系。我二十年前在泰国,到农户家里作客,桌上摆满了有的大的碗大、小的黄豆大的粽子,我通过翻译问,今天摆这么多的粽子做什么?主人答,过华人节。也不知是端午节。再问,祖宗是中国哪里人。回答不知道。你后代假如在哪里当总统,能抱一部张氏族谱出去,那就是你是中国福建永泰同安人。出一本书1000册,过一千年总也可以留下三几本,可是互联网传承有这种传承吗?
张承榕同志花了很多精力,把自己的一生为民、为政、为官、为文的经理,汇编成书,留给后代,传给社会,给我们带了头,可钦可佩可贺。
最后,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人间真美好,只是不长留(万岁万万岁,千岁千岁有可解吗)生死安足论(人有生就有死,一生要知足),只把正气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