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监事长朱其亮宣读同意该会游氏委员会换届批复文件;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游氏委员会首任会长游嘉瑞作理事会工作报告;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游氏委员会副会长游雄作财务收支情况报告;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游氏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游建旺作换届情况说明。
新当选的会长游惠松在致辞中表示,对被推选为游氏第二届理事会会长深感荣幸、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并表示对以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将与理事会成员一起团结奋进,践行“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都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号召,谨记祖训、以族为“家”,带领游氏宗亲们一起兴基创业,共同发达,将游氏祖训及游氏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为祖国的发展、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力拼搏、贡献力量。
福建省政协原主席游德馨作了总结,他要求新一届理事会在党的领导下,在法律的保护下,在新会长游惠松的带领下,依协会章程办事,做好海峡两岸“五缘”文化对接工作,外引内联,为海峡两岸和平贡献力量,为早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当晚,大会现场还举行盛大晚宴与文艺表演,游氏宗亲举杯共祝,相互交流,畅所欲言,其乐融融。
大会合影
中华游氏是一个大家庭,在中华文明史上贡献巨大,其家风流芳千古,世代相传。据史料记载,2600多年前,郑国君传至郑穆公姬子兰,他有个儿子叫姬偃,字子游,史称公子偃。到了公子偃的孙子游皈,便以祖父之字“游”命氏,称游氏。游氏族人大多尊奉公子偃为得姓始祖。春秋时期,有位著名的游氏先哲游吉。游吉,字太叔,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是游氏家族中最有影响的伟大历史人物,游吉与子产均德才兼备,同为郑国栋梁,游氏的血缘基因和文化基因就这样一脉相承。
游酢(1053—1123),建州建阳(今福建南平市建阳区麻沙镇长坪村)人,北宋书法家、理学家。元佑八年,范纯仁回朝廷任宰相,任命游酢为太学博士。他和杨时到洛阳拜程颢之弟程颐为师,一天,游酢与杨时谒见程颐,程颐正在闭目静坐,他们两人在门外侍立,等程颐醒来,不觉门外已雪深三尺,因而留下“程门立雪”的佳话,开创道学南移,奠定理学基础;史称“酢操行纯粹、处事优裕,历官所至,民载之如父母”。清德宗光绪十八年从祀孔庙为先圣;在福州乌山上有“九贤祠”,奉祀着福建省历史上九位著名学者,游酢乃九贤之首。
现代名流游嘉瑞先生,兴办立雪书院,弘扬游氏“为国立志,为民立本”家风,传承理学文化,诚立文明,一生清廉、勤政为民,痴情翰墨纂刻、沉浸诗文,首倡“三通”、“五缘”。在担任十年的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会长期间,他力推闽台民间交往破冰之旅的实现,策划和组织八届海峡百姓论坛,冲破重重阻力,开创了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特殊路径,平生丰功伟绩为后辈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郭超 吴金业 连耀伟)